3. 下列關於臺灣原住民族、平埔族群及其他原住民族群的記載,何者正確?
(A) 日治時期原住民族初稱為「蕃」,1936 年改稱為「高砂族」,太平洋戰爭期間則組織「高砂義勇軍」至中國戰場,與中國軍隊作戰,戰果輝煌
(B) 荷人致力從事於教化工作之主要平埔族社為西拉雅支族,荷人曾稱之為 Sideia,以臺南地方之平地為居地,其中較為人知的部落有新港(今臺南縣新市鄉)社
(C) 現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,其中泰雅族主要居住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山區,又分為南、北兩大族群,其較為人知的重要祭典活動為播種祖靈祭、矮靈祭、祁天祭
(D) 臺灣語言學者李壬癸在 1992 年〈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分類〉一文中提出 7 族 14 支的看法,依據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,臺灣的平埔族則有噶瑪蘭(Kavalan)、凱達格蘭(Ketagalan)、道卡斯(Taokas)等 16 族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