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. 康熙二十二年,施琅領兵戰勝劉國軒,取得臺灣。清廷的目的僅止於消滅臺灣鄭氏的反清勢力。當其軍事上獲得成功之後,即抱著一種可有可無,且欲棄之的消極態度。請問下列那一句話最可看出這種態度?
(A)野沃土膏,物產利薄,耕桑並耦,魚鹽滋生
(B)臺灣僅彈丸之地,得之無所加,不得無所損
(C)山川峻峭,港道迂迴,乃江、浙、閩、粵四省之左護
(D)即為不毛荒壤,必藉內地輓運,亦斷斷乎其不可棄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