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1> 誰是驢子?  唐代 洪州(江西)百丈山的惟政禪師,是馬祖道一禪師的法嗣弟子。他的禪法特色是在幽默中不失禪趣,經常以詼諧的語言、動作來顯示他的禪機妙用。  有一次,一位官員騎著一頭驢子趕著到京城去辦事,在半路上,忽然遇到百丈惟政禪師。 碰巧這時候傳來一聲驢叫,這位官員也跟著驢叫的聲音大喊:「和尚!」 百丈惟政禪師抬起頭,看了這位官員一眼,只見那位官員一臉嘲笑地指了指驢子。 百丈惟政禪師知道他是有意嘲諷出家人,既不生氣,也不辯解,只是淡淡地說:「誰在和驢子的聲音呼應啊?」 這位官員自知理虧,但是又心有不甘,於是問說:「和尚,你是驢子嗎?」 百丈惟政禪師說:「驢子是你的啊!」 這名官吏自覺不能討便宜,便默然準備離開。 百丈惟政禪師見狀,就說:「哎呀!驢子怎麼不開口了呢?」 一旁的圍觀者聽了,紛紛哈哈大笑。只見官員面有慚色,匆匆騎上驢子,趕緊離去。  人類有一個劣根性,總是喜歡討人便宜,以傷害別人為樂。其實,就如四十二章經所說:「惡人害賢者,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;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1 . 己身。」因此,百丈惟政禪師順應這個官員的話,讓原本想在口頭上討便宜的官員,最後只有敗下陣來。所以,那些常用語言來取笑他人的輕薄者,看到這個官員的下場,應該有所警覺了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星雲禪話 人間福報 2012/1/22) 注釋:1 . 坌:音ㄅㄣˋ,聚集、積聚。 1. 四十二章經所說:「惡人害賢者,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;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己身。」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文中的「惡人」?
(A) 自甘墮落,不思進取者
(B) 唾面自乾,逆來順受者
(C) 不知羞恥,遭人唾棄者
(D) 自作自受,咎由自取者。

1. 四十二章經所說:「惡人害賢者,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;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己身。」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文中的「惡人」?
(A) 自甘墮落,不思進取者
(B) 唾面自乾,逆來順受者
(C) 不知羞恥,遭人唾棄者
(D) 自作自受,咎由自取者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