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甲)眼前的流水、光影占有了我,超乎我所能,但我仍想用畫筆表達出我所感受到的。我畫完、毀掉、再畫……我希望這麼的努力,終能有些許呈現……—莫內一八四○年十一月,莫內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雜貨商家庭。莫內少年時,就因木炭漫畫在當地小有名氣。由於繪畫才能獲得風景畫家歐仁.布丹的賞識,莫內便開始跟隨他學習油畫。布丹經常約他一起戶外寫生,本來莫內頗不以為然,但後來才體悟到,戶外寫生是風景畫家最好的練習,此後,莫內也以「師法大自然」為一生的創作理念。一八六二年,莫內前往巴黎,加入了夏爾.格萊爾的畫室,在此他結識了皮耶.奧古斯特.雷諾瓦等人。莫內與雷諾瓦共同創造了新穎的藝術手法,即在戶外自然光線下,以濃厚的油彩作畫。為了描繪水面上的閃爍日光、風中顫動的樹葉,他們拋棄幽暗的色彩,改用純色小點和短線,從遠處看,密布於畫布上的點和線就融為一體了。一八七三年,莫內的作畫技巧已相當成熟,他能精準地呈現氣候的變化,以及自然光線的差異,隔年,他與一群不願在官方沙龍展出作品的友人舉行聯展,結果卻招致畫壇人士的激烈批評。由於聯展的作品一反當時流行的畫風,它們的著色怪異,下筆粗放,題材日常又不時尚,被人視為離經叛道。在這些畫作中,尤以莫內的〈日出.印象〉受人譏嘲最多,藝術評論家路易.勒魯瓦便提出了「印象派」的說法,藉以挖苦這次的聯展。聯展宣告徹底失敗後,莫內告訴友人們,不妨以評論家提出的「印象派」稱號做為畫派名稱,以示反抗,不久後,莫內也成為了印象畫派公認的主要領袖。一八八○年後,莫內居住在距離巴黎七十五公里的吉維爾尼村,往後的四十三年,莫內都在此處生活與創作。一八八三年,莫內的作品相繼在法國巴黎、英國倫敦、美國波士頓展出,這時的印象派畫家已漸漸受到人們的注意,而真正讓莫內聲名大噪的,應屬一八八六年在紐約舉行的畫展。此次畫展共展出莫內的精品四十五件,這些作品成為收藏家的目標,也讓莫內成為畫壇名人。二年後,法國政府公開承認莫內的藝術地位,並且頒贈「榮譽勳章」,不過卻遭到莫內的忿然拒絕。莫內晚年在吉維爾尼村開始了系統繪畫創作,即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下,連續描繪同一個物體。起初,莫內和助手都在屋後的山坡上作畫,他畫的是夕陽下的乾草堆,但每隔十五分鐘,光線就會改變,讓他無法作畫,他大為苦惱之際,就讓助手再去拿取新畫布。之後,一年四季,晨昏早晚,莫內都在畫乾草堆,出門時,他會帶上十幾塊畫布,隨著光線或天氣的改變逐一更換,繼而創作了聞名的〈乾草堆〉、〈盧昂大草原〉等系列畫。莫內定居吉維爾尼村後不久,就引溪水築池,在池裡遍種睡蓮,他對睡蓮的愛好也與日俱增,前後將近三十年,屢畫不厭,並且愈畫愈大、愈抽象,而在他晚年所繪的巨幅油畫前,觀者會有懸身於怪異水世界上空的感覺,看著白雲的倒影在睡蓮巨葉間的水面滑過。莫內為紀念一次世界大戰休戰,獻給法國的巨幅睡蓮壁畫,公認是莫內畢生最偉大的作品。莫內畢其一生,以畫筆讓世人看見了「空氣美」,正如後期印象派畫家塞尚對這位大師的稱譽:「莫內只是隻眼睛,可是我的天,那是多麼了不起的眼睛啊! (印象派大師──莫內。作者魏博翰)
1. 根據本文,對於莫內的生平介紹,何者正確?
(A)曾獲英國政府頒贈「榮譽勳章」
(B)與塞尚一起創造新的藝術手法
(C)公認的最偉大作品是休戰後獻給法國的巨幅睡蓮壁畫
(D)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繪畫世家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