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離子居山,夜有狸取其雞,追之弗及。明日,從者擭<注1>其入之所以雞,狸來而縶<注2>焉,身縲<注3>而口足猶在雞,且掠且奪之,至死弗肯舍也。郁離子嘆曰:「人之死貨利者,其亦猶是也。夫宋人有為邑而以賂致訟者,士師鞫<注4>之,隱弗承;掠焉<注5>,隱如故。吏謂之曰:『承則最有數,不承則掠死,胡不擇其輕?』終弗承以死。且死,呼其子私之曰:『善保若貨,是吾以死易<注6>之者。』人皆笑之。則亦與狸奚異焉?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郁離子山居夜狸)注:1.擭:音ㄏㄨㄛˋ,捕捉野獸的機關木籠。在此指放置木籠。 2.縶:音ㄓˊ,被繩索捆住。 3.縲:音ㄌㄟˊ,被綑綁。 4.鞫:音ㄐㄩˊ,審問。 5.掠焉:拷打他。 6.易:交換。
36.文中借狸與官員諷刺社會中那一種人?
(A)有勇無謀之人 
(B)利欲薰心之人 
(C)不知變通之人 
(D)自以為是之人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