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閱讀下文,回答第 36-38 題三月,日漸高漲的溪水,擦亮了泥土的眼睛;春歸的燕子,於天空寫著十四行詩;隱藏防風林的斑鳩,對唱濃濃的戀情;成群的野狗,追噙遍地春光;流過嘉南平原的圳水,似如莊稼漢的雙眼,又漲滿了迫切,喚牛操犁,翻耕著希望;穿越田野的那雙芒鞋,開始沾滿了不說話的泥土。未曾離開過鄉關的父老,祭過了春牛,拜過了土地公,便往自己的田地出售臂力。揮動的鋤頭,深深地嵌下一行行的勞力,雖然一粒米百粒汗,但是為了秋收,從不計較汗水的多寡。已是千萬遍的呼喚,杜鵑飲泣了整個三月,翻耕過的土地——西邊的田插下秧苗,東邊的田埋下蔗苗,扶犁操耙的莊稼漢,滿口三字經,從田頭罵到田尾,催促著田中的水牛快快走。莊稼漢尾隨牛後的腳印,深深地印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,土地上的禾物是親手所植,天天巴望著快快長大。縱然暮春三月,鶯飛草長,但是唯一忘不了的是禾物的脈搏,心跳隨著禾物的顏色而時緩時急。放水哦!熱情奔放的春水隨著嘉南大圳豪邁地流進田裡,日日在田地忙碌的莊稼人,腳上的芒鞋賣力地嚷呻著:泥土最不會說謊話。莊稼漢種下滿田希望,便天天仰望天空的容顏,默默地在心裡向神祇祈求: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。(改寫自羊子喬〈春耕〉)
36. 下列何者最符合上文敘寫要旨?
(A) 農為邦本,食為民天
(B) 耘鋤是務,望其繁滋
(C) 穡事不易,物力維艱
(D) 穀登四野,玉粒爭收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