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看到某些人攀爬險峻高山的新聞,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。頇知攀爬這類高山,如果天氣驟變,大自然便可能奪去登山者的生命。即使運氣好,沒碰上惡劣天候,倘若穿著失當,手腳凍僵導致截肢的情形也偶有所聞。  為什麼有人不顧生命,只為了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山?成功了又如何?如果失敗呢? 小時候師長教訓我們:人生是否要做某一件事,考慮的是「得」與「失」之間的比較,也就是如果成功,我會得到什麼﹔如果失敗,我又將失去什麼?例如攀爬險峻的高山,如果成功,得到的只是征服高山的「感覺」﹔然若不幸失敗,輕則斷手斷腳,重至喪失生命,如此的「得、失」划算嗎? 很簡單的邏輯,卻說不動喜愛冒險的登山者。而此類「得失不相稱」的活動,西方世界屢見不鮮。例如:某些人熱愛攀岩,也有人喜歡在懸崖峭壁的邊緣騎自行車,更有人不顧危險,吊掛在懸崖露營睡覺!每當看到這類新聞,都讓我深深佩服這群冒險家的熱情。當然,他們之中有一部分是為了「名」,因為出名以後就會帶來「利」。 可是,還有更大的一部分屬於默默耕耘者,他們不上媒體、不出風頭,沒有營私謀利的目的,冒險犯難的動機只因為心中存在著的那一股熱情。 「熱情」是一個我們熟到不能再熟的名詞,這一生不知講過、聽過多少遍!可是,如今它還存在我們的心底嗎?年輕時我們也曾經為某些「不太上進」的事物擁有熱情,可是隨著年紀漸長,在得失心逐漸加重的影響下,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失去熱情──不管做什麼事情,我們不再問自己「喜不喜歡」,而只看它「有用沒用」。 或許我們該學習某些西方人的生活態度,「有用沒用」固然是考慮之一,然而更重要的,是首先應問自己對這件事情是否有熱情。 為什麼?人生絕不是為了吃飽穿暖──所有動物園裡的動物、人類豢養的寵物,幾乎都可以達到這個基本要求。人類是萬物之靈,野心應不只於此。 黃河〈熱情〉
8.根據本文,作者認為「登山活動」與「得失」的關聯為何?
(A)對於專業的登山者而言,攀登過程中「失」的風險微乎其微
(B)登山者在成功之後所得的名與利,遠遠大於登山過程中的勞累
(C)對大部分熱愛登山的人而言,促使他們冒險的動機與得失並無太大關聯
(D)旁人若從「有用沒用」的角度考量,應對登山者所獲得的成就深感佩服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