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黃蓉只聽書生讀道:「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」讀得興高采烈,一誦三嘆......,黃蓉問道:「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,你可知其中冠者幾人,少年幾人?」那書生愕然道:「論語中未曾說起,經傳中亦無記載。」黃蓉道:「我說你不明經書上的微言大義,難道說錯了?剛才我明明聽你讀道: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。五六得三十,成年的是三十人,六七四十二,少年是四十二人。兩者相加,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。瞧你這般學而不思,嘿,殆哉,殆哉!」 (二)書生捻鬚吟道:「六經蘊藉胸中久,一劍十年磨在手。杏花頭上一枝橫,恐洩天機莫露口。一點累累大如斗,卻掩半無所有。完名直待掛冠歸,本來面目君知否?」黃蓉便道:「『六』字下面一個『一』一個『十』,是個『辛』字。『杏』字上加橫、下去『口』,是個『未』字。半個『』字加『大』加一點,是個『狀』字。『完』掛冠,是個『元』字。原來是位辛未科的狀元爺。」 (三)書生於是說道:「我還有一聯,請小姑娘對個下聯:『琴瑟琵琶,八大王一般頭面』。」黃蓉笑道:「若說要對此對,卻有何難?只是適才一聯已得罪了大叔,現在這一聯是一口氣要得罪漁、樵、耕、讀四位,是以說不出口。」那書生說道:「但求對得工整,取笑又有何妨?」黃蓉笑道:「既然如此,我告罪在先,這下聯是:『魑魅魍魎,四小鬼各自肚腸』。」那書生大驚,站起身來,長袖一揮,向黃蓉一揖到地,說道:「在下拜服。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節錄自金庸射鵰英雄傳-智鬥書生)
黃蓉將論語中「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」曲解成「成年者三十人,少年四十二人」主要是利用拆數相乘而得出,但真正在此段文句中「五六」的意思是五、六個左右,下列何者與此用法相同?
(A)「三五」之日月正圓
(B)參賽的都是「二三」流作品
(C)吾「十有五」而志於學
(D)十之「八九」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