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閱讀下文後,回答 22-23 題
     晉獻公之喪,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耳,且曰:「寡人聞之:『亡國恆於斯,得國恆於斯。』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,喪亦不可久也,時亦不可失也,孺子其圖之!」以告舅犯。舅犯曰:「孺子其辭焉。喪人無寶,仁親以為寶。父死之謂何?又因以為利,而天下其孰能說之。孺子其辭焉。」公子重耳對客曰:「君惠弔亡臣重耳,身喪父死,不得與於哭泣之哀,以為君憂。父死之謂何?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。」稽顙而不拜。哭而起,起而不私。子顯以致命於穆公。穆公曰:「仁夫公子重耳!夫稽顙而不拜,則未為後也,故不成拜;哭而起,則愛父也;起而不私,則遠利也。」(節錄自《禮記•檀弓下》)

22. 「喪亦不可久也,時亦不可失也」意謂:
(A) 出外逃亡不可太久,不可錯過回國繼承君位的時機
(B) 出外逃亡不可太久,應隨時戒慎恐懼避免任何過失
(C) 不可拖延過久才辦理喪事,更不可錯過了良辰吉時
(D) 辦理喪事的時間不可太久,守喪時也不可以有過失
(E) 辦理喪事的時間不必太久,應該珍惜時間充實自己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