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2>自由中國號──臺灣航海史的榮耀   第一艘無動力,完全憑藉風力與人力成功橫渡太平洋的中式丹陽帆船「自由中國號」,於民國 101 年 5 月 17 日全船運回臺灣。一路參與、關心古船運回臺灣及後續保存的威爾森(Robert E. Wilson)說:「老船雖然無法回復到原始的模樣,但它留給人們的印象和背後的歷史會流傳下去。」   民國 44 年為了參加美國 紐約帆船協會主辦的國際帆船比賽,六位(其中一名為美國人)從未駕駛過帆船的勇士,沒有配備任何電子儀器,憑著過人膽識駕駛木造帆船從基隆港出發,經過 114 天的海上航行,抵達美國 舊金山,雖然歷經波折錯過了參賽時間,卻創下中國人首次完成橫渡太平洋的世界紀錄,寫下中國航海史新頁。   「自由中國號」是形似扁擔的福州傳統木帆船,福州方言「擔子」的諧音為「丹陽」,因而得名。民國 44 年 4 月 4 日,「自由中國號」從基隆啟航,數千人在碼頭熱情歡送,可是出海沒多久因為撐不起風帆,在海上漂流了好幾天,後來被發現才平安拖回。首航失利,許多人建議打消念頭,但六人並不氣餒,同年 4 月 16 日再次揚帆,準備過程中,儘管有老水手面授操帆技巧,但遇上大風浪卻毫無招架之力,航行期間船舵、船尾全被打壞,船員們一次次與風浪搏鬥,學習如何與風浪相處,才終於靠岸。   當年舊金山僑界曾盛大歡迎「自由中國號」完成橫渡太平洋的壯舉,但由於時空環境等因素,「自由中國號」不得已作客異鄉,而漸漸為國人淡忘,差點遭到拆解銷毀的命運。民國 95 年基隆舉辦航海嘉年華會,特別邀請 51 年前參與「自由中國號」橫渡太平洋的兩名船員返臺參加,也終於喚起國人的記憶。闊別近一甲子,「自由中國號」輾轉流離,從險遭拆解的邊緣重回臺灣懷抱,不僅僅是保留了中式木帆船的造船工藝,提供古代造船技術史的研究,更見證了臺灣航海史的榮耀。
3. 下列有關「自由中國號」的敘述,何者正確?
(A)「自由中國號」可提供古代造船技術史的研究
(B) 是第一艘往返太平洋的無動力中式傳統木帆船
(C) 橫渡太平洋時船身受損嚴重,不得已放棄參賽
(D) 第一次預備出發時,因天候狀況不佳而改期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