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-14為題組。閱讀下文,回答12-14題。
       儒學規定了中華文化的基本性格,即是人本的、人文的。要彰顯這種文化性格的特質,我們不妨通過人性的兩重需求及人文發展的兩階段進程分析,並藉西方文化性格加以對照,來獲得清楚的了解。
       就人性的兩重需求而言,即是生存的需求與價值實現的需求。前者是人與動物重疊的部分,即告子所謂「食色性也」,或美國羅斯福總統許諾的四大自由的前兩項:「免於匱乏的自由」與「免於恐懼的自由」,也可稱之為人性的初級需求。嚴格的說,這不足以稱為人性,因為無法將人與動物有效區分。因此,孟子才會以人性的進階需求,也就是意義、價值、尊嚴的需求來界定人性,而說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」。
       至於什麼是    甲     呢?這不是一項認知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,關鍵在於人的 自 覺,如 孔 子 曰:「 我 欲 仁,斯 仁 至 矣 」。亦 即:這 問 題 的 起 點 不 是 被 教 導 了這 一 項 有 關 人 性 的 知 識 , 而 是 每 一 個 人 在 生 命 實 存 上 感 受 到     乙     
      正 由 於 這 是 個 實 踐 問 題 而 不 是 認 知 問 題,所 以 當 一 個 社 會 中 絕 大 多 數 人 仍 困於 衣 食 的 時 候,是 不 可 能 普 遍 正 視 這 存 在 問 題 的,因 此 若 就 自 然 的 人 文 發 展 進 程而 言,先 將 人 生 重 心 放 在 謀 生 之 上,再 漸 漸 過 渡 到 正 視 人 的 存 在 問 題,轉 以 價 值實 現 為 重 心,西 方 文 化 的 發 展 似 乎 就 是 如 此。西 學 的 兩 大 要 項:科 學 與 民 主 法 治,就 是 針 對 人 性 的 初 級 需 求 而 設 的。直 到 二 十 世 紀,由 於 兩 次 工 業 革 命 已 原 則 上 解決 了 生 存 的 課 題,於 是 人 的 存 在 問 題 逐 漸 浮 現,西 方 人 也 感 受 到 西 方 傳 統 宗 教 之不 足,而 漸 有 向 東 方 求 經 者。但 中 華 文 化 的 發 展 卻 非 循 這 自 然 進 程 以 行,而 是 在絕 大 多 數 人 民 尚 困 於 衣 食 之 時,少 數 文 化 菁 英 便 已 直 看 到 人 性 的 終 極 需 求,並 以此 來 教 化 百 姓,而 漸 漸 塑 成 特 殊 的 中 華 文 化 形 態。( 改 寫 自 曾 昭 旭〈 儒 學 與 中 華文 化 之 衡 定 〉 )

12.根據上文文意脈絡,甲、乙最適合填入的概念依序是:
(A)生存需求/價值實現需求
(B)價值實現需求/價值實現需求
(C)生存需求/生存需求與價值實現需求
(D)價值實現需求/生存需求與價值實現需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