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題組三】看到這種受苦而不知苦的窮的小孩,真是難以為情!這好比看見初離襁褓的孩子牽住了屍床上的母親的壽衣而喊「要吃甜奶」,我們的同情之淚,為死者所流者少,而為生者所流者多。八指頭陀〈詠小孩〉詩云:「罵之唯解笑,打亦不生嗔。」目前的窮人,多數好比在無辜地受罵挨打:大人們知道被罵被打的苦痛,還能呻吟,叫喊,掙扎,抵抗;小孩們卻全不知道,只解嘻笑,絕不生嗔。這不是世間最淒慘的狀態嗎?(豐子愷〈窮小孩的蹺蹺板〉)
24. 本文的章法結構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
(A)以第二人稱書寫,較能客觀呈現社會狀況。
(B)善用「擬人」修辭,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。
(C)脈絡一貫而下又能首尾綰合,並以激問作結。
(D)針砭社會貧富差距的情形,用辭尖刻、筆鋒犀利。

參考答案

無參考答案

內容推薦

內容推薦